上周末,小不点大视界刚刚结束了多“云”阵“雨”的天气,昨天便在艳阳下迎来了飞渡重洋的“蝴蝶”——夏日生态“发现”之旅压轴大戏意大利生态多媒体舞剧《蝴蝶》首次登陆中国!
此前,这悬垂半空的“丛林版魔毯”已慷慨地接纳了全世界多少孩子忘情地腾跃、翻滚;当音乐淡出,蝶群飞远,灯光亮起,又有多少孩子痴痴地盯着洁白如雪的“魔毯”,想要躺在它怀里回想一辈子这亦真亦幻的最美“变形记”……
你可知道这美到眩晕的奇幻经历,是如何在微剧场里不动声色地实现的吗?
小不点大视界憋不住要和你们分享看似高冷酷炫的高科技背后,暖意融融的三个“爱的奇遇”:
当工程师遇见舞蹈家记得我们曾曝光过,意大利TPO剧团幕后那群极客暖男吗?没错,让TPO成为国际亲子剧领域“特斯拉”、剧场数码互动技术开山鼻祖和巅峰代表的,正是他们!可你能想象,TPO在创立之初只是一家传统到不能再传统、和高科技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提线木偶剧团吗?一切转机只因一位电子工程师爱上了团里爱跳舞的姑娘……
那时,剧团也正在“与时俱进”,尝试将投影、舞蹈和偶戏结合起来丰富舞台效果。这位叫马丁的青年工程师偶然发现女朋友在舞蹈时为了配合投影布景,要把所有舞步的时间和方位一一记下才能“凑合”制造出同步的假象。都说爱情让人智商为零,热恋中的马丁却为了心仪的姑娘创意爆棚!他把压力感应器均匀又隐秘地排布在舞蹈地胶下,将身体触动的信号实时转化为电脑能够识别的信号,由此让声音和画面精准回应舞者的“召唤”,同呼吸、共舞蹈。
这因爱而生的高科技不仅为才子赢得了佳人的芳心,也把工程师永久留在了剧团,就此开启了剧团新纪元。如今,感应舞毯已成了剧团的国际专利、有了全球公认的关于互动剧场体验的专有名词“魔毯”,剧团也聚合了越来越多的“马丁”,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让高科技用最温暖贴心的方式让孩子爱上这“会呼吸、能对话”、随时滋生出无限惊喜的鲜活剧场体验。
当戏剧导演偶入蝴蝶屋许多看过小不点大视界开幕大戏澳洲原住民版本《魔毯》的观众不约而同把《蝴蝶》定义为“魔毯升级版”。的确,就技术创新而言,这是TPO历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悬垂飞瀑”式投影幕布和点缀其间如浮萍般高低错落的空中迷你纱幕。
好吧,“马丁”们才不会告诉你,这几乎把他们集体逼疯的“不着调”创意,只是因为导演偶然陪孩子去了次植物园的蝴蝶暖房。
在那里,小小虫卵如何化蝶的神奇过程意外地迷住了导演弗朗切斯科这七尺硬汉,而万千蝴蝶同时震动翅膀在他周遭飞舞如色彩飓风的瞬间,让他也觉得腋下生风随时要被它们卷到半空!就此一发不可收拾,不论剧团巡演到欧洲还是美洲各个城市,他都风雨无阻无一例外要造访当地的蝴蝶暖房。一个前所未有的舞台作品构思在弗朗切斯科心中孵化成蝶!任性的他就是要让3D版热带丛林在剧场里疯长,让蝴蝶飞瀑带着孩子们在剧场冲浪!
于是一众“马丁”叔叔打足了鸡血,在舞蹈地胶下一股脑儿埋了多达个感应器,每一个都灵敏到感应1秒钟光线变化或承受1千克重量就能发回最精准信号,激活一系列声响和画面,花了整整4个月编程,硬是让这暗藏的“魔毯”将如脑神经般敏锐精准,万无一失,让一帧帧画面流淌成让人怦然心动、身临其境的梦幻之河。
当名主持成了妈妈什么样的声音才配得上“蝴蝶”这暖暖而灵性的生命里程、亦静亦动的丛林奇景?“挑剔”的小不点大视界为了找到这充满母性的“中国好声音”可真是没少花功夫。徘徊之际,一个熟悉的身影带着她的小不点进入视线——袁鸣,以知性、优雅、聪慧著称的知名主持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袁鸣得知了落地不久的小不点大视界,带着宝宝来“看点好的”。当小布点妈妈试探地询问是否愿意为即将首访的《蝴蝶》录制中文旁白时,十分认同小不点大视界亲子理念的袁鸣当下便爽快地答应了,并且是义务为全魔都的小不点“献声”!
最让小不点大视界心动的,不是这位“得奖专业户”不计其数的荣誉,而是她作为妈妈的柔韧和岁月积淀的厚度。果不其然,这些特质在录音棚里自然生发出丰富的质感,磁性而圆润的声线中,跃动着隐秘的淘气,让人踏实地跟随着往丛林纵深处探索,又激越着无限憧憬和成长的欢欣喜悦。伏天炙热的午后,袁鸣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尝试不同的语调、气息,揣摩孩子的心态、丛林的神秘、初生生命蜕变的小心翼翼和喜不自禁……这一丝一毫的用心伴随着妈妈的温度充盈在微剧场的每个角落,一定也让你和你的小不点感受到浓浓暖意吧……
▼
多媒体生态舞蹈剧《蝴蝶》
订票攻略
阅读原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udiaozhonga.com/ydzfb/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