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玉吊钟 > 玉吊钟价值 > 正文 > 正文

史正富现代经济学的危机与政治经济学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10 2:32:40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作者及出处

作者:史正富

出处:史正富、孟捷主编,《现代经济学的危机和政治经济学的复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7月

摘要:我国目前主流的经济学家,包括许多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家,至今一直认为虽然(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对待事物本质的研究上存在缺陷,但对具体的经济运行和政策而言,还是比较好的理论依托。本文将说明,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一个时代性的理论幻觉。而当今世界处于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经济现实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根本挑战,导致其主要核心理论失灵。当前国内政治经济学存在原则肯定,实际上"退场"的现象。但政治经济学的使命是揭示现代社会经济体系运行的内在规律,研究方法上超越西方主流经济学秉持方法论个人主义,且能与时俱进不僵化,从而能够提出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更有能力实现面向当代现实,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实现自己的复兴。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金融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现代经济学;

目前在讨论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问题时,不但大众和媒体,而且在专业经济学家之间也存在着七嘴八舌的现象,缺少基本共识。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经济理论体系本身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目前,大家讨论中国经济和金融问题的理论体系来自美国主流的经济学,也被人称为现代经济学[1],表现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组成的教材体系。当然,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一直在发展之中,尤其在党和国家的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和长期发展战略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实际经济运行层面,在关于价格/货币/市场/投资/增长/宏观调控等具体经济议题的讨论与实施中,目前各方使用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主要还是上述所谓的"现代经济学"。

现实是,我国目前主流的经济学家,包括许多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家,至今一直认为虽然(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对待事物本质的研究上存在缺陷,但对具体的经济运行和政策而言,还是比较好的理论体系。本文将说明,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一个时代性的理论幻觉。说真的,这是我国经济学界一代人的悲剧。实际上,现代经济学几乎自20世纪中期在美国形成体系性的垄断以来,一直没有对美国经济起过指导作用;而在产生指导作用的年代,也就是年以后,特别是年以后,恰恰是美国经济走向短期繁荣、长期衰弱,乃至酿成今日结构性、长期性深层危机的几十年[2]。

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政治经济学界已经普遍提出的对现代经济学的批评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经济学研究的客体对象变了,它由产业资本主义变成了今天的“全球金融资本主义”。

美国作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在过去将近四十年中出现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异,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经济现实,这些新的经济现实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可能从根本上颠覆建立在产业资本主义“旧世界”之上的现代经济学。遗憾的是,这个新经济世界还没有进入主流经济学界,包括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法眼”,也就是说,作为学术主流的现代经济学和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现实之间,处于严重的分离状态。如果以经济理论为“毛”,以经济现实为“皮”,那以今日之现代经济学的状态,就恰如成语所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么多顶尖专业经济学家的研究论文,每每都在数学方法上兜圈子,经济思想少之又少,这导致所谓的现代经济学成了一门脱离现实的学科,一个比赛数学技巧的游戏。

[1]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戴维·斯托克曼:《资本主义大变形》,张建敏译,中信出版社,。

一、全球金融资本主义下的新经济现实

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经济现实,对既存经济学提出了根本挑战,本文着重提出以下三点:

第一,货币变性,即货币由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变成了以“纸币”为载体的信用符号。货币在历史演进中,本来以黄金和其他贵金属为载体,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因而成为价值尺度、交易媒介、财富贮存等的工具,也从而由黄金及贵金属的数量决定了货币数量的上限。但在二战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以美国持有的黄金储备为基础。由此形成黄金支撑美元、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全球货币体系。年尼克松政府废除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后,美元不再是“美金”,而成了美国印发的“美钞”。但是,美钞作为一纸印刷品,为什么还能通行世界数十年呢?这得说美国金融体系的高明了。摘要而言,有三招很关键:一是凭政治军事科技的“霸权三角”,锁定中东石油用美元定价的垄断权;二是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创造天文量级的美元交易与投资(含投机)需求;三是基于全球金融交易市场的内在震荡,创造出各国央行对美元的储备需求。其结果,把美元由美国印发的纸币转化为世界的问题,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但也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由此,现代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要求的“货币中性”不复存在,由美国国内政治博弈所决定的美元发行与全球流动性成为驱动世界经济运行和国别发展状态的极其重要、而又难以预测的内生力量。而最终结果呢?是纸货币量在全球经济中长时期的超常规扩张,是由美元超发引起的全球流动性泛滥。

第二,金融产业的异化,即过去以银行为主体,以实体经济为服务对象,以存贷款和股票债券发行为主营业务的金融业,蜕变成了以资本经营机构为主体,以虚拟经济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金融衍生品的自我循环为主要业务内容的“新金融”。由超广义的货币总量的无限扩大,导致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发行与交易异军突起,滋生出一个以自我循环、自我服务型的投机交易活动为主导的行业。这样,现代金融业分化成了服务实体经济的中介性金融和自我服务为主的投机交易型金融这样两大部类。在金融工程和金融创新的名义下,任何一个金融业务商家都可以制造、合成、编制出一个衍生品,拿到交易所里,只要有人买有人卖,它就成了一个正常交易的金融产品;由此就衍生出来越来越多、越来越纷繁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体系。年金融危机前夕,全球场外衍生品总名义余额达到万亿美元级别,当时美国GDP才多大?十多万亿美元。实体经济的交易规模在金融衍生品面前真是小巫见大巫。这个对实体经济几乎没有贡献的交易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合法的高科技赌场。

第三,基础生产要素的变性,即生产要素变成了金融投资品。从能源、资源、关键原料、土地、人才、资本到核心技术,原本企业购买这些东西是作为生产要素,目的是为了在生产中使用,因此市场运行符合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或均衡价格规律。但现在各种商品与金融交易所把生产要素都成了金融投资品,不单是企业,而且各类“炒家”也全面的参与这些生产要素的买卖;人们购买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使用,更重要的是为了卖出。其结果,是生产要素的价格运行和一般商品的价格运行发生了分离。

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众多生产要素都已经被转变为投资品。在市场经济的历史上,生产要素本来是作为一般制成品的原材料和设备而存在的,但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兴起,特别是商品期货交易的发展,许多生产要素转变为投资的对象,成为交易所的交易品种。由此,生产要素的购买者出现了分化,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买家,即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它们购买生产要素进行实际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与提供;另一类则是在交易场所活动的投资者,他们买进这些关于产品的合约并不是用于生产,而是为了在新的价格水平上卖出。前者是从事企业经营的生产者,后者是从事交易获利的投机者。现代市场经济的历史趋势表明,随着交易的发达,越来越多的纯投资者加入以生产要素为载体的投资交易,使得生产要素作为投资品的交易规模呈跨越式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与此同时,生产型购买者也越来越深的参与到投资型要素市场的交易,不知不觉中把原本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商品期货,变成了价格投机的工具,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实体经济对要素投资品的定位。这种情形在当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阶段,纯投资类交易的规模远远超过了生产经营型购买者的交易规模。仅以原油为例,年两大期货市场(Nymex和ICE)原油的主导合约交易量超过三千八百亿桶,而当年全球石油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堪堪超过三百亿桶[3],也就是说,纯投资类的交易规模至少是使用型交易规模的10倍多!

表1:要素成为投资品的历史进程(数据来源:美国期货行业协会[4])

上表清楚显示了需要投资品化的发展程度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密切关系。其中的关键在于,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出现从制度安排上把本来是生产投入品的要素变为交易所内进行金钱交易的投资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西方金融强国,比如英、美,正在布局把越来越多原本不是投资品的东西,打造成投资交易的对象,比如生态环境,通过节能减排的说法创造了碳交易与碳金融,其实是图谋把先发达国家的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成本。

[3]BritishPetroleum,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udiaozhonga.com/ydzjz/39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玉吊钟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