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李敏和孔令华结婚,在准备结婚的过程中,毛主席看了一眼客人名单,就和李敏说:“还差一位,把你远志姐叫上。”
图毛主席侄女毛远志
李敏的婚礼整体上很简朴,毛主席也并不想要打破一贯低调的风格,为何一定要请毛远志呢?这还得从毛远志和毛主席的关系说起。
你远志姐是在我身边长大的毛远志是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的女儿,由于毛主席和弟弟毛泽民一直为了革命四处奔走,毛远志在15岁之前,对爸爸和伯父都没有什么印象,直到15岁的时候,在母亲王淑兰的努力下,才得到前往延安的机会。
本来毛远志是来延安找爸爸毛泽民的,但是伯父毛主席告诉她:“你爸爸去新疆工作了。”毛远志就留在了延安,在伯父毛主席的安排下,进入了小学补习文化。毛远志在来延安之前,一直跟着自己的母亲王淑兰颠沛流离,坐过反动派的牢房,还当过童工和童养媳,连小学都没有上过,受尽了生活的折磨。毛远志在来了延安之后,才从毛主席这里,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毛主席鼓励毛远志读书,还教他很多革命道理。图毛主席的大弟毛泽民
毛远志记得,在她犯了头痛病的时候,毛主席把她接到自己的窑洞,整整和伯父毛主席一起待了两个星期。在伯父毛主席身边,毛远志渐渐成长为了一个工作上积极,而且学习刻苦的共产主义战士。
毛主席心里也十分疼爱这个侄女,因为战争让他失去了太多的亲人,而毛远志的到来,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后来毛远志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知道了以后非常高兴,他鼓励侄女要继续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毛远志一转眼已经是22岁的大姑娘,她的活泼热情,吸引了一个叫曹全夫的小伙子的注意,虽然毛远志是毛主席的侄女,但是她为人没有任何的架子,而曹全夫也真诚地爱慕着她。
图毛主席三兄弟和母亲文七妹
毛远志慢慢接受了曹全夫的爱,只是当时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毛泽民已经在新疆牺牲,面对曹全夫的求爱,她还羞涩地说:“我们的事得等伯父从重庆回来,再给新疆写信,问问爸爸的意见。”曹全夫点头同意了。当时毛主席前往重庆谈判,毛远志心里担心伯父的安危,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毛远志的心里,自己的伯父毛主席,是引领自己走上光明大道的亲人,在伯父不在延安的日子里,她十分想念他。曹全夫知道毛远志的想法,就带她练太极,陪她聊天,让她的心情好一点。
图毛主席和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
毛远志千盼万盼,终于等到伯父毛主席平安回到了延安,她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算是落了地。毛远志带着曹全夫一起和伯父去吃团圆饭,在一起吃饭的,还有一个以前毛泽民的战友,那个战士突然在吃饭的时候,掏出毛泽民的照片问毛主席:“这个同志现在在哪?”毛主席本来还害怕毛远志受打击,一直瞒着侄女,如今只好痛苦地说:“他被反动派杀害了。”毛远志听了这话,一时忍不住崩溃大哭,毛主席心里对于毛泽民的牺牲,本来也极其痛苦,但还是安慰侄女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爸爸虽然走了,可他是为人民牺牲的,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毛远志听伯父这样说,才慢慢收起了眼泪。毛主席看得出来,曹全夫人品很好,也是真心喜欢自己的侄女毛远志,也就同意了他们在一起。曹全夫后来想要带毛远志一起去东北工作,临行前他们在延安举行了简朴而又温馨的婚礼。
图毛主席在李敏婚礼上与家人合影,左一为毛远志
在侄女毛远志的婚礼上,毛主席送给侄女一匹棕色的马,作为新婚礼物。毛主席在祝福侄女幸福的同时,未免有几分不舍,这个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小女孩,如今要嫁做人妇。
毛远志一共和伯父毛主席在一起待了7年,也是在这7年里,她完成了从一个苦孩子到共产主义战士的蜕变,她心里十分感激和崇敬自己的伯父毛主席。在毛远志结婚以后,就跟着丈夫曹全夫去东北工作了。
毛主席后来回忆起这个侄女,还和李敏说:“你远志姐是我看着长大的,她刚来延安时才15岁,还有胃病,连小米饭都吃不下,后来才慢慢把她的身体调养好,延安的小米饭养人了!”毛主席是你的大外公毛远志在结婚以后,跟着自己的丈夫曹全夫工作,毛主席能够见到她的次数也少了,但是他在心里一直牵挂着毛远志的生活,也很想念这个开朗热情的侄女。
毛远志在年,生下了她第一个孩子曹耘山,这个孩子几乎凝聚了毛远志所有的爱,她和丈夫曹全夫都是曾经受过苦的人,就想要把他们自己童年所没有得到的欢乐,弥补在孩子身上。毛主席听说侄女毛远志生下了自己的侄孙,心里也非常的高兴,一直想要找个机会和毛远志一家见一面。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到年的时候,毛主席已经整整5年没有见到自己的侄女毛远志了,随着年龄的增大,毛主席越来越思念自己的亲人,这次爱女李敏举行婚礼,他特意嘱咐,一定要把侄女毛远志请上。图李敏婚礼上,毛主席与亲友们合影,最前排小男孩为曹耘山
毛主席心里记挂着毛远志,因为她是自己在新疆牺牲的大弟毛泽民留下的唯一一个女儿,毛主席每次想到这些逝去的亲人,心总是会一阵阵的剧痛。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毛主席觉得要尽自己所能照顾好他们留下的遗孤,才能缓解自己失去亲人的痛苦。当时曹耘山已经10岁了,他还有了一个妹妹叫曹立亚。他记得那天妈妈毛远志找出了漂亮的衣服给自己和妹妹换上,他预料到今天可能是要去一个很正式的场合。毛远志心里也很想念伯父,知道自己的堂妹李敏要结婚,她心里同样也非常高兴。
毛远志叮嘱自己的一双儿女,去了那里要懂礼貌,听大人的话,曹耘山点了点头。曹耘山在很多年以后,依然记得那天的场景,妈妈毛远志带着爸爸和他们兄妹俩,一起来到了中南海,毛远志才告诉两个孩子:“今天是来参加你小姨李敏的婚礼的。”图毛主席和女儿李敏
曹耘山那时候还小,不过他也知道妈妈姓毛,和毛主席是有些亲戚的,他还不能理解妈妈毛远志和自己大外公之间的感情,只是知道他将要见到自己的大外公毛主席了。曹耘山好奇地看着中南海的一切,心里期待着和大外公毛主席的见面。
曹耘山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大外公毛主席,他不由得在想,大外公真的长的和画上一样吗?他会不会喜欢我呢?曹耘山这样想着,已经跟着妈妈毛远志进入了李敏的婚礼现场。
毛远志知道自己的伯父毛主席向来生活简朴,但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堂妹李敏的婚礼也是这么简单,整个婚宴上并没有昂贵的菜肴,和一些奢华的装饰,整个婚宴也不过仅仅三桌,只邀请了一些亲朋好友来参加。
不过毛远志看的出来,妹妹李敏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她和孔令华都感到这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开始。毛远志见到毛主席后,毛主席看到她的两个孩子曹耘山和曹立亚感到很亲切,毛主席看着曹耘民的小脸,觉得很像自己的大弟毛泽民,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
毛远志发现,伯父毛主席和以前相比,还是显得老了,想到他以前对自己的照料,心底一阵的酸楚。毛主席又问了毛远志的身体和学习情况,还鼓励她的两个孩子好好学习。
曹耘山没有想到,素未谋面的大外公毛主席,实际上是这样和善的一个老人,而且也很喜欢他。曹耘山后来回忆说:“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晚上,大外公因为李敏小姨结婚,心里很高兴,喝了一杯葡萄酒,还和妈妈说了很多话,他很关心我们”那天毛主席在婚礼仪式结束时,和新婚的女儿女婿,以及参加婚礼的亲友拍了一张合影,而毛远志的两个孩子,曹耘山和妹妹曹立亚就站在最前面。曹耘山的记忆里,这个夜晚他很开心,整个婚礼的气氛也很温馨,从这次回去以后,他还经常和妈妈毛远志说:
图毛远志的儿子曹耘山
“我什么时候能再去看大外公?”妈妈毛远志总是回答他:“你大外公很忙,你要好好学习,自己努力奋斗。”毛远志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曹耘山产生高人一等的思想,一直没有详细和儿子叙述自己和伯父毛主席的交往情况,以及自己的父亲毛泽民是在新疆牺牲的烈士的事。
毛远志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不要有搞特殊化的思想,所以她甚至把在李敏婚礼上的那张有毛主席一起的合影,都锁在了柜子里,不让儿子经常看这张照片,以免产生优越感。
曹耘山在妈妈毛远志的教育下,虽然知道自己和毛主席有亲戚,从未想过走任何的捷径,一直以来都像身边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求学读书,靠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毛远志小的时候,因为跟着母亲王淑兰颠沛流离而失学,因此格外重视儿子的学习,曹耘山在母亲的督促下,成绩一直很好。
图毛远志的丈夫曹全夫
在曹耘山初中毕业后,想要去参军,参军是需要严格的政审的,所以曹耘山通过爸爸曹全夫为自己填的资料,才明白自己的亲外公就是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他在年被反动军阀盛世才在新疆杀害,而毛主席就是他的大外公,而且还曾经照顾过母亲毛远志。知道这些的曹耘山,觉得自己以后更应该努力奋斗,不能给自己的家族丢脸。由于一些原因,曹耘山这次当兵还是没有去成,最后升入了高中。
当时的高中学习风气并不浓,管理也比较松散,但是曹耘山还是坚持刻苦学习,并没有受外界的影响。曹耘山心里明白,自己只有学到知识,才能报效祖国,实现自身的价值。
大外公走后,妈妈年年去看他曹耘山在年高中毕业后,在父亲曹全夫的安排下,他得以参军入伍。部队的生活是很辛苦的,每天都要训练和学习,但是曹耘山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一直坚持了下来。
曹耘山知道自己有特殊的背景,但是已经成年的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此事,一直靠着自己的努力来赢得组织上的认可。每当有身边的战友问起他的家庭背景时,他总是笑着说:
“我和其他战士一样,都是普通人家”曹耘山有时也会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自从来了部队以后,只能靠写信来和他们联系。毛远志和丈夫知道自己的儿子在部队里,一直努力上进,心里也感到很欣慰。
图毛泽民烈士故居
毛远志唯一感到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伯父,她知道伯父晚年很孤单,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经常去看他,她只在伯父毛主席70周岁生日的时候,见了他一次。
那时她明显看的出来,伯父是真的老了,不再像自己在延安见他的时候那样气宇轩昂了,而是一举一动都显得虚弱和憔悴。
在年,毛远志收到了伯父毛主席去世的噩耗,当时她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心里感到撕心裂肺的疼,她简直不敢相信,曾经深爱着她,给予她温暖的伯父,如今居然永远与她天人永隔。图曹耘山
曹耘山在部队听说了大外公去世的消息,心情同样也是非常的悲痛,虽然他没有和大外公毛主席有过太多接触的机会,但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使他还是感到心头剧痛,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曹耘山决定,自己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继承自己亲人的遗志。
在年,因为越南不断挑起事端,越南保卫战打响。当时曹耘山已经是营长,而且家中还有怀孕的妻子,但是在国家危难面前,他依旧没有选择靠自己特殊的背景,来向组织上申请搞特殊化,而是和所有普通的战士一样上了战场。曹耘山何尝不知道战场的危险,但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他和所有的战士一样义无反顾。曹耘山那年29岁,在战斗打响时,他带领自己的营部的战士,一直打到了越南的高平外围。战火是无情的,尤其是越南人为了对付我们的部队,还调来了高射机枪对我军平射。
图老年毛远志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曹耘山依旧选择和战士们共同进退,他手下的一些战士,在到一线打仗之前,还给家里寄去了自己在部队攒下的粮票以及遗书,他们都为了祖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在战斗结束后,曹耘山的营部一共牺牲了33名干部和战士。最后国家授予营部二等功,和曹耘山本人三等功。曹耘山想到自己战友们的牺牲,不由得掉下了眼泪。经过这次的战斗,曹耘山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更加明白外公毛泽民和大外公毛主席当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争取革命胜利的不易。
图老年毛主席
年,曹耘山转业回到了家人身边,这时母亲毛远志也已经将近花甲之年,但是还一直在和父亲曹全夫做着搜集当年外公毛泽民和大外公毛主席革命事迹的工作,为此他们还去了很多的地方。
曹耘山受到父母的影响,便也投身于传播红色文化的公益事业,平时一贯保持母亲教育他的低调风格,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毛主席的侄外孙,他只是坚持自立更生,靠自己的努力奋斗。
毛远志自从伯父毛主席去世后,每逢伯父的生日和祭日,都会带着丈夫曹全夫来毛主席纪念堂看看自己的伯父,每一次毛远志都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登记名字时,都使用化名。毛远志只是在伯父离去之后,真的很想念他,想念他陪伴自己走过的时光,想念他每一次温情的嘱托。曹全夫理解妻子的感情,每一年都风雨无阻地陪她前去。不幸的是,毛远志后来患上了癌症,在年去世。图越战资料图片
曹全夫没有想到,自己的爱妻居然这么早就离自己而去,不免悲痛欲绝。曹耘山在知道妈妈毛远志去世的噩耗后,也非常的伤心,他回忆说:
“妈妈和大外公的感情很深,外公走的早,她就在大外公身边长大,自从大外公去世后,就没看到妈妈笑过,她每年都要去看大外公。”曹耘山每次想起自己的妈妈毛远志和外公毛泽民,以及自己的大外公毛主席,总是会忍不住掉下眼泪,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的,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曹耘山从来都不觉得自己的身份特殊,只是觉得自己作为毛主席的侄外孙,身上背负的使命更重,也要走更长的路。
烈阳灼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