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主席逝世多年,他唯一的亲侄女毛远志仍然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她每次去毛主席纪念堂,事后都会在外面的小路上漫步。在月光的照耀下,思念深切的她仿佛看到了毛主席面带微笑,健步朝她走来,然后用和蔼又幽默的口吻与她对话……
图
毛远志
往事逝去,记忆封存。30年代后期,毛远志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伯伯毛主席身边,受主席庇佑多年,恩情深重。在毛远志的心中,毛主席对她的关心和期盼,不亚于父亲毛泽民。尤其是在她得知父亲死讯之后。
颠沛流离,做过童养媳
毛远志是毛泽民和王淑兰的唯一女儿。年,为了抵御日本侵略军,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年3月底,毛远志和表姐章淼洪辗转来到了延安,在凤凰山的一所窑洞里见到了伯伯毛主席。此时,毛主席已为她们准备了宴席款待,吃饭期间,毛主席吃着毛远志带来的老家特产——云片糕,他连连夸赞道:“好吃,好吃,多年没有吃家乡的东西了。”随后,毛主席问了毛远志家乡的情况,以及一路来的经历。毛远志火急火燎地回答完。
图
毛主席
那个时候,她的心里装着十年未见的父亲。这次来延安,也是父亲毛泽民给她写信嘱咐的。毛远志向毛主席询问父亲的去处,主席告诉她:“你父亲现在已经到新疆工作了。”毛远志晚到延安一个月,未能与父亲相见,心情十分失落和难过,好在伯伯毛主席和蔼可亲,对她关怀备至,这才让她惆怅的心得到了一些慰藉。
接下来,毛主席语气很深沉地问道:“你妈妈现在怎么样了?”
思母心念的毛远志忧伤地说道:“妈妈送我到汉口,又折回湖南去了。”
图
毛主席
“那里工作需要,就回去吧!”毛主席见气氛有些压抑,只见他话锋一转,幽默地唠起了家常:“四嫂(毛主席按照家乡的习惯这样称呼王淑兰)是很会说话的,死人也能被她说活。”
听到这话,毛远志微微地笑了一下,她接过话去,说道:“临行前,妈妈一再嘱咐我,伯伯干的是大事,要我到了延安后,不要打搅你。小孩子要好好学习,要靠自己奋斗。”
当听到毛远志想要去延安抗大读书时,毛主席重新打量了一番眼前的这个小人,他觉得很欣慰。毛主席顺手写下5个字,想来测试一下毛远志的文化水平,结果毛远志一个都不认识。看到这种情景,毛主席很心疼她,这个小女孩跟着为共产党传递情报的党员妈妈,这些年肯定是吃了不少苦,别说是学文化了,就是从国民党的枪口下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的。主席决定先让毛远志去延安鲁迅小学(后改为保育小学)学习基础文化,以后再安排她到抗大进修。
聊了许久后,毛主席亲自送毛远志回到了她的窑洞。晚上,毛远志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睡梦中,前几年她、哥哥和妈妈一起流浪、被迫搬家、饿肚子、被送去做童养媳等等不好的情景再一次重现……
图
毛泽民
年,毛泽民跟随毛主席参加革命,长时间在外奔波,很少回家。那个时候,年幼的毛远志对父亲的记忆只是零碎片段,几乎为零。革命失败后,韶山处在了白色恐怖之下。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捉拿毛主席,搜捕他的家人。自此,毛远志和做农会工作的妈妈不得不离开故土。
年夏,王淑兰不幸被捕,6岁的毛远志跟着被关进了长沙陆军监狱。年7月,红军攻打长沙,狱友们趁乱逃跑,毛远志跟着王淑兰逃出了敌人的魔爪。据毛远志回忆说:
“出狱后,妈妈收养了烈士遗孤华初哥,从此母子(女)三人开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三天一搬家,五天一挪窝,一次次逃过敌人的追捕。”
图
毛华初
年冬,毛远志和毛华初(王淑兰收养的烈士遗孤)跟随着妈妈王淑兰一起去上海,寻找父亲毛泽民。可当他们费尽千辛来到上海后,才得知毛泽民已经离开上海去了中央苏区。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上海爆发了淞沪大战,硝烟弥漫。为了生存下去,王淑兰做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她将毛华初送到富有人的家里做童工,把毛远志送去别人家当童养媳。毛远志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描写的:
在那乌云压顶的岁月里,我自小就一直过着恐怖、流浪、饥饿和遭受种种虐待的生活。在我幼小的心灵上,多么盼望自己能有个温暖的家,再也不受人欺凌和打骂了。
图
王淑兰和孙子
年秋,多年中断联系的毛泽民突然在延安现身,他写信给家人,让毛远志去延安。可女儿跋山涉水地来到了延安之后,毛泽民又去到了新疆。
梦醒之后,毛远志的枕头都被泪水打湿了,她知道现在的延安是安全的,有伯伯毛主席的庇护,再也不用过以前的苦日子了。毛远志紧绷的神经渐渐地舒展开了,此时此刻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这次,重新进入梦乡的毛远志,睡得无比地香甜。
主席伯伯的细节关爱
到延安的第三天,毛远志便到延安鲁迅小学上学了。15岁的她在学校有点儿“鹤立鸡群”的感觉,但她的文化课却差了别人一大截。怎么办呢?只能是恶补了。只有经历过寒冷的严冬,才会珍惜春天的温暖;只有饱尝了生活的磨难,才会感恩学习的来之不易。因此,之后不论是平常,还是假期,毛远志就待在学校里拼命学习。有时一连两三个晚上不睡觉,时间长了,她就落下了一个头痛的毛病。
图
毛主席
一段紧张的学习后,毛远志有点儿想念毛主席了。5月的一个星期天,毛远志叫上表姐章淼洪一起去了主席那里。谈话中,主席若有所思地问毛远志:“你是哪年生人啊?”
毛远志想了想,回答说:“民国12年,农历3月20日。”
毛主席抓起手边的日历翻了翻,语气很高兴地说:“今天不正是你的生日吗?”
听到这话,毛远志也有点小惊喜,她小兴奋地说:“是吗?我还不知道呢?这真是凑巧了。”
尔后,毛主席把毛远志和表姐章淼洪留下来吃饭,他叫警卫员煮了挂面,烧了两个猪蹄子。这顿饭毛远志吃得很香。以后,每次她回想起这一天,心里都觉得暖暖地,就像是一股暖流流进了心窝里。从小到大没有人给她过过一次生日,是毛主席为她过了第一个生日。这种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她至死都难忘。
图
王淑兰
年,湖南的一位大姐来到了延安,她带来了毛远志妈妈王淑兰的一封信,信件的大致内容就是让他们好好学习。湖南来的这位大姐告诉毛远志,她的妈妈生活仍然过得很艰难,以讨米干革命。毛远志和毛华初当然知道妈妈之前有多么困难,她想着现在条件好了一些,希望伯伯能出面帮助。她给伯伯写了一封信,希望组织能接济一二。不久,毛远志得到了回复:“钱可寄去,好好安心学习。”
同年9月,带着妈妈和伯伯的期许,毛远志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把小学五年的全部课程全都补习完了,紧接着她就被调到了军委二局做纪要工作。这期间,她的头痛病时常发作。为了治病,毛远志选了一个工作不忙的日子,从工作地——安塞去延安治病,路过杨家岭时,她决定去见一见毛主席。
正巧,当时毛主席和几位客人刚吃过饭,警卫员帮忙收拾碗筷。
此时此刻,毛远志就像个饿狼一样,干脆地说道:“不要拿走,我还没吃饭呢?”看她的架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专门来毛主席家里蹭饭的。
毛主席见她风尘仆仆的样子,笑着说道:“赶了50里山路还没吃饭?那就赶紧吃吧。”随后,主席让警卫员再给她烧个好菜。毛远志很期待,不久后,警卫员端来了三个烤辣椒。这就是主席说的好菜,也未免太朴素了些。
图
毛主席和警卫员李银桥
就这样,二米饭配黄豆芽菜,以及三个烤辣椒,很快便进了毛远志的肚子里。随后,主席把毛远志叫到跟前,和她聊起了天。主席问道:“你多大了,入党了没?”
毛远志颇为自豪地回答:“我已经是正式党员了。”
对此,毛主席有点半信半疑。毛远志接着说:“我年10月就是预备党员了,只因为我年龄不满18岁,硬让我做了两年半的预备党员。”
听到这话后,毛主席开怀大笑起来,他看着亲侄女可爱又坚定的样子,随口幽默地说了一句:“哎呦,你好辛苦呦!”
图
毛远志
“辛苦倒不是,就是有些着急,我就想着成为党员了再来见你。”上次见面的那次生日宴上,毛远志就和伯伯说了想成为一名党员,毛主席让她去“民族先锋队”,或许是受父亲和伯伯的影响,毛远志一定要成为一名党员。
见侄女这么有志气,主席对她很是看好。谈话后,主席送给她一沓纸和两只铅笔,鼓励她继续进步。那时边区的经济是很困难的,能得到这样的学习用品是极其不容易的。毛远志接过这份沉重又贵重的礼物,把它们紧紧地捂在胸口上。这是毛主席对她的期盼和爱啊!
这次,毛远志在毛主席那里住了一个礼拜,看过病又回到了二局。年,毛远志的头痛病复发,组织把她调到了西北局工作,那个地方离毛主席住的枣园很近。主席得知侄女生病了,他十分担心。毛远志清楚地记着:
不知谁送了伯伯两只风干鸡,他没舍得吃,让警卫员送给我了。
图
毛泽民
年8月,抗战胜利了。毛远志算了算日子,她来延安已经7年了。这期间,在主席伯伯的关怀下,她学习了知识,加入了共产党,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与丈夫曹全夫的喜讯,得到了毛主席的批准,毛远志多想把这个喜讯也告诉给自己父亲。可这么多年过去了,父亲到底怎么样了?有些日子,毛远志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她始终不敢想下去。
得知父亲被杀,毛远志选择坚强
年的一天,毛主席请毛远志和爱人曹全夫,以及余建新(毛泽民的战友)一块吃饭。大家边吃边聊,气氛很不错,毛主席问曹全夫的家庭情况,曹全夫一一作答,毛主席了解到全夫是个穷苦人,来到延安上了抗大,人生才得到了改造。从言谈之举中,主席很欣赏曹全夫这个人,还给他的碗里夹了一片扣肉。
图
曹全夫
谈笑间,余建新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掏出了一张照片,他表情很严肃地向主席问道:“这人现在在哪?”
毛主席瞅了一眼,表情凝重,久久不愿意开口。半晌,他才轻声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了。”听到这话,毛远志的心犹如被刀子割了一般,滴滴流血。她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这么多年的等待,她多么希望父亲是活着的。
此时,毛远志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为了不影响伯伯毛主席的心情,她只好掩面哭着走远了。尔后,江青走过来安慰她,说道:“这件事我们早就知道了,怕你受不住一直没有对你讲……你要坚强。”
过了一会儿后,毛远志回到了家宴,她看到主席沉重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毛远志感觉很心疼。于是,她擦干眼泪走到毛主席的身边,大声说道:“伯伯,请你放心,我会坚强起来的。”看着眼前坚强的毛远志,主席郑重地点了点头。
图
毛远志
那个时候,中央正组织大批干部去东北,创建新的解放区。毛远志决定和丈夫曹全夫一起去,毛主席很赞成,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应该远走高飞,去锻炼锻炼了。”
年10月中旬,毛远志和丈夫告别了养育她成长的第二故乡延安,带着毛主席的期许,走上了革命的新道路。不过,因为战争的缘故,交通不畅,最终毛远志和丈夫没有去东北,而是留在了张家口。不久后,毛远志收到了主席一家人的合影,毛主席和江青,岸英抱着李讷。看着照片,毛远志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延安时期……
年春,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中央领导机关进驻北平。考虑到建国初期,毛主席事务繁忙,毛远志就很少去见主席了。一次主席住在香山,毛远志匆匆去拜访了他。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毛主席见到她有点畏畏缩缩的样子,便关心地问道:“看你好冷啊,怎么不多穿点衣服啊?”话落,毛主席就把一件旧棉衣和一顶军帽送给了她。
接着,毛主席关切地问了她这些年的生活,当得知她丈夫曹全夫去了江西后,主席说道:“去江西,那好,要去看看老区的人民,不能忘记他们啊!”
图
毛主席
再后来,毛远志就更少去主席那里了。毕竟主席要务缠身、日理万机,她也不忍心去打扰。直到年,毛主席的70岁生日,毛远志和李敏相约去了。一见面主席就很热切地说:“远志你来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来,信也不写?你的头痛病好了吗?”
说来也有数十年了,实际上,不是毛远志不想来,是她顾虑得太多了。一来是怕打扰主席工作,二来是她要回避与主席的这种关系。这个时候,毛远志不知该如何说才好,她只是紧紧地握住主席的手,通过手掌的温暖去传递这些年的思念。
吃过饭后,主席邀请一行人合了影,毛远志担心主席太累了,想让他坐下来,主席很轻松地说了一句:“站着好,不要紧,有时我不是站一两个小时吗?”
图
毛主席
从这以后,毛远志就再也没有去看望过毛主席了,多年后,她很后悔没有去。毛主席病重,她着急不已,毛主席病逝,她的心都要碎了……当毛远志再一次见到主席时,主席已经躺在了人民大会堂的花丛和翠柏之中了。望着主席的慈祥面容,毛远志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