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导论
1.关键知识理解与掌握
一、重商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1)重商主义(15~17世纪中叶)
14~15世纪,海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重商主义思想的产生。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政府要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以增加出口限制进口,只有通过国际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总量。年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蒙克莱田首次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
(2)古典政治经济学
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英国,由威廉·配第创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触及了剩余价值的问题。
(3)庸俗经济学
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尖锐,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庸俗经济学便产生了。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的创立,使得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第一次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认为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5)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列宁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功运用到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伟大实践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并且形成了三次发展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毛泽东倡导并且亲自研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认为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把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国版的政治经济学为标志,出现了北方版、南方版等具有理论体系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版本。第三次高潮是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年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年8月《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形成了第三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高潮。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年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次出现在中央层面的会议上,它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经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开放,深化改革,以人民为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