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乐捐不是世俗的
而是属灵的服侍
文/受教舌平安!请打开《圣经》到《哥林多后书》8章1-15节,请听我来读上帝的话。请注意,这是上帝今天对你要说的话:1弟兄们,我把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2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3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着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地捐助,4再三地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份。5并且他们所作的,不但照我们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又归附了我们。6因此我劝提多,既然在你们中间开办这慈惠的事,就当办成了。7你们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识、热心和待我们的爱心上,都格外显出满足来,就当在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显出满足来。8我说这话,不是吩咐你们,乃是藉着别人的热心试验你们爱心的实在。9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10我在这事上把我的意见告诉你们,是与你们有益,因为你们下手办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经有一年了,11如今就当办成这事。既有愿作的心,也当照你们所有的去办成,12因为人若有愿作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13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14乃要均平,就是要你们的富余,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余,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这就均平了。15如经上所记:“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北京时间8月1日周六,CBA北京首钢队外援林书豪宣布,季后赛自己将继续三分公益,每次命中三分球,个人公益捐款是之前捐出的7倍,从到人民币,这也是很大幅度的提升。这实在是一个基督徒球员非常美好的见证!保罗这里提到的,是一个不那么美好的见证——一年多以前,哥林多教会就说要捐款给受灾、穷乏的耶路撒冷教会,也已经着手去做了,但过了一年,还迟迟没什么动静。哥林多城很大,整座城市富得流油,教会钱也不少。北边的马其顿众教会,比他们穷多了,但早就捐了,还一个劲儿要求承担更多。你如果是保罗的话,作为哥林多教会的创办人,又是使徒,耶稣不在使徒就代表主耶稣,算是名副其实的哥林多教会的“老大”,你会怎么做?可不可以训他们一顿让他们羞愧?或者,批评他们一顿,让他们反省?或者,干脆直接吩咐他们,让他们别磨蹭了,赶紧做!这都可以吧,保罗有权柄这样做!他可以训斥,可以批评,也有权柄命令,更何况哥林多教会有钱,又答应了捐献,一年多以前就着手安排了!然而,保罗没这么做!他没这么做,是不是忘记了他的权柄?你知道现在这个时代看起来很怪:一方面是一个威权高压时代,但同时又是一个反权威的民主观深入人心的时代。王朔写过一篇小说,叫《我是你爸爸》。里面就提到,离婚后的马林生对儿子马锐说这种父亲对儿子的权柄不好,父子两个人从今以后做哥们儿,让儿子叫他“老马”,把他当大哥看待,他喊儿子“小马”,把儿子当小弟,家里的事处处讨论协商,不民主不协商,没两个人同意,啥也不干。老马和小马一人一票。做啥都得儿子同意才行!这就是很多人的理想!保罗可没走向这种一切都民主投票,孩子也是大人的模式。他并没忘记他使徒的身份和权柄!但他没用权力高压!他不想因为自己是使徒,就硬硬命令哥林多教会啥都得听他的。甚至包括教义上,哥林多教会出了严重问题,保罗都是教导和劝服为先,而且特意祷告、交托。因为他们的关系一度紧张,处理不好,可能就崩了。你想想:一个孩子或学生,对上帝都能说翻脸就翻脸,你这点权柄对他来说算啥?他要是不承认,不只是翻脸,很可能像不少新闻里那样,说动手就动手!你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方想听才有效,不想听的话,转身成了浪子的话,你的话啥都不是!很多父母、老师和上级,没一丁点这种意识,动不动就摆架子、拿权威,根本不尊重具有思想、情感、意志的对方,到头来要么被公然反抗,要么被消极对抗。有一位学生就给我讲过,挨父母训的时候,这位学生就“自动屏蔽”,头脑中立马想一件别的事,一上来就把父母的话给屏蔽掉,父母只要给钱,给吃给喝就行了,其他方面简直是“水泼不进”!保罗也没把捐款这是当成小事,认为不需要他这样的大使徒去操心,而是通过这件事,他看到了更多更深的事,因此才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除了第8章,还有第9章。感谢主,正是借着保罗的写作,我们才知道了上帝今天在这方面对我们的心意!保罗到底怎么做的?到底怎么劝哥林多教会的呢?01
第一,马其顿众教会的榜样——不只是捐款,还把捐款当成极乐和厚恩,当成参与神国服侍的特权,带着牺牲精神去做。马其顿众教会,在希腊北部的罗马省份,也就是腓立比、帖撒罗尼迦、庇哩亚等地的教会。这里基本上是一个屡遭战争破坏的穷乏省份,甚至在当时也遭到罗马官员和罗马商人的搜刮,不少当地人被迫当乞丐。这跟这么富足的希腊南方海港大城的哥林多简直没法比。但这么穷的马其顿众教会,他们按着力量,过了力量,也甘心乐意,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捐献当成是厚恩和极乐,当成是特权,一再盼望多多参与。他们不只是帮助撒冷教会,也支持保罗的服侍,也渴望多多帮助别的教会,别的圣徒!他们有着多么伟大的神国胸襟,更令人钦佩的是他们把捐款给人,给主内弟兄姊妹,当成是上帝给他们的厚恩!一般人觉得捐款给别人是自己给别人恩典,但人家马其顿众教会认为捐款给人是别人给他们机会,上帝给他们恩典。他们为什么认为这是厚恩呢?钱是神赐的,赚钱的力量也是神赐的,但更重要的,不要脱离了上文,保罗上面刚说提到一个真悔改的人,一定会摆脱自我,有从神而来的热烈行为,对人有热烈的爱,对事热情有加。还记得吗?“你们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洁净的。”(林后7:11),同时,“他爱你们的心肠就越发热了。”(林后7:15)上帝发动的圣灵大工程,拆毁了人和人中间隔断的墙,如浩荡的江水,冲刷了一切人间壁垒,被着洪流冲刷的教会,都经历着上帝的厚恩!洪恩浩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钱反正自己怎么存也存不住,存多了也没用,因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不献给神国服侍?耶路撒冷教会为什么穷乏?并不只是遇到了大饥荒,也是因为他们被洪恩卷进来了。那时候,耶路撒冷很多祭司信了主。你想想:他们原来住在圣殿里,靠着圣殿供奉而活。但现在信主了,既没有住的地方,又没产业。他们大批涌入教会的时候,教会怎么做?请他们走?说牧养不了他们?让他们自谋出路?他们不少人肯定年龄不小了,除了献祭的事情啥都不会干,到社会上也找不到工作。这时候,教会怎么办?撒冷教会一定记得主耶稣基督的话:“你们要变卖所有的周济人,为自己预备永不坏的钱囊,用不尽的财宝在天上,就是贼不能近、虫不能蛀的地方。因为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那里。”(路12:33—34)他们真就变卖所有的,各人甘心情愿卖了田产,拿来教会,接待和安排来到教会的穷苦人,除了大批祭司,也包括各地的穷人和乞丐,还有那么多被犹太人赶出会堂的信主耶稣基督的寡妇等等。信仰真是要命的事,会改变我们稳定、小康的生活状态!谁遇见耶稣要是没被耶稣给毁了,说明这信仰不是真的!这是凯蒂姊妹的话,也是她对美国教会的批评!凯蒂说:“只要一个人真愿毁了自己为神用,就有神迹发生!”这也是我上次讲道提及的,我批评远志明不像大卫,不会为了悔改把自己和自己的事工给毁了,所以,远志明不愿有真正的悔改,而是忙着在传讲没有悔改的信心,到处推销浅信主义,好过着他和一家都喜欢的美国中产、小康生活。所以,当耶路撒冷教会有了难处,保罗极力呼吁四方教会一起来帮助。若不是上帝的厚恩临到,人类根深蒂固的贪财本性,怎么可能撼动得了?这可是甘心乐意的!一个人能为了别人舍弃自己,这不正说明基督的爱临到了吗?马其顿的奉献可不是拿出多余的捐献,而是牺牲自己奉献,因为保罗说他们都过了自己的力量。不是还保持着原来的生活条件,而是宁可降低一点。这不是陈光标式的积累功德,而是领受恩典,并把这当成参与神国拓展的特权。02
第二,保罗就浓墨重彩、热烈深入地提到了主耶稣基督恩典的激励!马其顿众教会这么做,是因为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临到了他们!主的恩典不是高高在上,大老远,从天上扔给你一样东西,而是本身就藉着恩典的方式成就了恩典。保罗说:“你们知道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林后7:9)这话太丰富了,值得我们停下来感恩和惊叹!主耶稣基督啊,谢谢祢本来富足,却为我们成了贫穷,叫我们因祢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你知道你多么富足吗?主的受苦和受难有多大,你的富足就有多大!甚至比这还大!他为你尝了死味,你才尝到了生命的滋味!安瑟伦说主耶稣基督行了变水为酒的神迹就是要告诉你喝的所有酒都是主耶稣变出来的。你不能感谢水,水只不过是他用的手段,粮食也不过是他用的手段而已。主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这里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主耶稣本来是神,却道成肉身来做人,接受人的限制,放下神的特权。这对一位神来说,委委屈屈来做人,我们无法想象这种降卑的程度有多深。你想想你脚下的蚂蚁吧。你愿意暂时放下做人的特权,去做一只你脚下随时会被碾死、会被踩死的蚂蚁吗?你说:“我成了一只蚂蚁,但我还能有人的意识啊,我知道危险,就提前躲开啊。”但你不能躲!一只大脚硬鞋底要把你踩死,你只能眼睁睁被这只鞋子踩死,不能逃!那你是不是比没有这种意识的蚂蚁更苦?你不知道哪一天死,每一天都还能坦然活,但如果你确切知道明年这时候一定会死,而且绝对不能逃避,你有能力逃避但绝对不能逃,那这一年对你来说是不是成了煎熬和噩梦?你还能过好一天吗?更何况过33年?第二层含义是主耶稣基督放下了天堂里没有罪没有痛苦没有患难的生活,来到世上过承受罪、痛苦和患难的生活。这是一种真实的牺牲和舍弃。你想想:让一个生活在皇宫里的公主,从小喜欢干净、整洁,从不说脏字,突然住到到处是屎尿的猪圈里,那会是什么滋味?你说,这个世界没猪圈那么脏吧?拉倒吧!那是你这么认为的。罪在上帝眼中,可比屎尿脏多了。第三层含义是指主耶稣基督不只是放下神的特权、尊荣来到人间,而是在人间彻彻底底、完完全全成了穷苦人,成了奴仆和人下之人。各位,你出生的时候,至少有一张床吧?但主出生在牲口棚的马槽里,味道肯定不好闻!各位,你出生的时候,大概没逃过难吧?主耶稣刚生下不久就全家逃难到埃及!各位,你还没穷到到鱼肚子里找钱吧?主耶稣叫彼得到鱼肚子里找钱!各位,你再穷,至少也能骑一辆破自行车吧?主耶稣要进耶路撒冷,这么盛大场面,竟然还要叫人去借人家的驴!还要被人家说一顿!各位,你总有过一张吃饭的饭桌吧?主耶稣可没有,还要借人家马可家的楼房和桌子召开新约开国大典?你没见过这么惨的开国大典吧,人家都是站起来了,他倒是被最好的朋友给卖了,刚建立新约,自己阵营就有人反水,你说人家咋嘲笑他吧!他可是领着十二个人,刻意被人当成是十二支派的王!各位,刚宣告了得胜和荣耀,就遭受了最不公正、最可耻的审判!最后还受诅咒、被羞辱、受尽折磨,然后被钉在十字架上,全身赤裸,连最后一件衣服都被人拈阄分掉!各位,他死了,还要葬在别人的坟墓里!各位,有比他更穷的吗?穷到向人要水喝,等着门徒去买饭吃,饥肠辘辘,口干舌燥,大热天在井台暴晒下流汗。但藉着他的受苦、牺牲、倾倒生命、流尽宝血,他给你带来了什么?“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他可不是想让你只是得生命,而是要得丰盛的生命!这种丰盛的生命,不是建立在你旧我的根基上,而是建立在他赐的新生命根基上。以前你是野葡萄,只能结出不好吃的野葡萄,但今天却成了真葡萄,结出了好吃的葡萄。这葡萄的生命对人有用了,对自己也有益处了。所以,去办成这事,去乐捐,就不再只是乐捐而已,而是去显明得了基督的富足,得了基督的生命和丰盛!水不流动就成了死水,生命不长进、奉献和分享,就成了干枯。这种活泼的生命状态,是主耶稣基督舍己身服侍你的结果。你参与、得着了,有什么不愿去分享和施舍的理由呢?很多人把这第二点,只是当成主耶稣基督的道德榜样,保罗不会同意。我们已看到经文是在讲哥林多教会已经切切实实得到了主所赐的新生命,这生命开花结果、流动分享,岂不正是主爱和恩典的反映?哥林多教会不需要咬着牙,当成多么难的事去做,相反,不这么做才更难!你能捂住高山不流水吗?你能塞住甘泉不喷涌吗?你能压住种子不冒芽吗?你能挡住春天来了小溪的冰不融化吗?不能!那你能不去分享基督的生命和爱吗?也不能!施比受更为有福,你不是为了更有福才去做,而是因为你已蒙福,去分享会更蒙福!不过,保罗没停在这第二点,而是紧接着来到第三点:主甘愿贫穷,让信徒富足,乃是把他们领到一个更大画面,这里有更大图景、更大国度和更大供应链!03
第三,藉着旷野分享吗哪的历史事件,保罗让一间堂会通过彼此分享连接成一个家和一个国,共同服侍同一位父,所以,去乐捐其实就是去更深连接。不连接会怎么样?就发臭生虫了,只有连接上,才能有活泼生命和永恒,因为被主接纳和纪念!到了这里,我就很惊叹,你看保罗把大家认为很小的小事,一下子提升到整个国度来讲!神就是神,人绝对没法比。神国无小事,神国体现在细节中。在旷野中,以色列人有的人收吗哪多,有的收取少,多的就分给少的,大家都会根据饭量吃饱。有的收的多的人,起了贪心,不愿分给别人,结果到第二天一看,就发臭生虫了。摩西就向他们发怒生气!保罗提这件事,其实也是在委婉告诉他们,你们留着吧,到时候也会发臭生虫,上帝也会向你们发怒!弟兄姊妹,你想着把一切都留给子孙后代吗?一切都攒着等老年的时候好好享受吗?那你肯定想错了!你的钱也会发臭生虫,最后还成为对你的控告!当然,今天的钱不像吗哪,也不像古代的钱会生锈,但今天的钱更容易长翅膀飞掉。只有存到天国银行才保险。在这里,保罗看到的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国度问题。他说:“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们富余,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富余,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这就均平了。如经上所记:‘多种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林后7:13-15)不少教会一直有一种独立堂会主义,就是各个堂会跟别的堂会没任何关系,有关系也只是一种很外在的属灵联谊,照顾别人也只是出于额外的爱心和热心,而不是作为同一个大家庭中亲人之间互相照顾和关怀的责任。这是目前很严重的问题!跟保罗笔下的教会形态比,我们今天已经偏差很多很多了!比如:1.那时候,教义统一,既不偏向律法主义(反割礼派),又不偏向反律主义(反放荡派)。2.那时候,体制统一,都是长老制,有堂会、区会和总会,一旦出现了异端,出现了难题,就一起到撒冷开长老会总会解决。比如徒15,众长老开会定割礼派为异端,也调节犹太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之间的张力,有了美善的决议。3.那时候,敬拜要素统一。比如,大家统一不用乐器(新约实际的教会中没有一处提到,《启示录》提到的是象征,而且指的不是实际的新约教会,而是天国敬拜),敬拜的国歌统一,不管是诗章、颂词,还是灵歌,其实都是指《诗篇》。4.那时候,都有会员制,可以选出长老,也可以让年龄大的寡妇登记。5.那时候,按立统一,有区会去按立。《提摩太前书》4:14的“众长老”在希腊原文中是单数的“区会”(长老会)。6.那时候,彼此帮助、互相照顾、金钱流动。这间教会需要帮助了,别的教会纷纷乐捐;别的教会需要帮助了,这间教会慷慨解囊。单单这六个方面,弟兄姊妹,大多数教会已经没有了。你看到目前这种现状,作何感想?你觉得这是合神心意的合一教会吗?“东方闪电”、“全能神”、新天地、大卫·鲍森、恩典福音、远志明浅信主义等异端如此猖獗,但没有教会统一的看法,到今天还让他们满天飞,大家也是传来传去。保罗在这里着眼的是乐捐问题,但着手推动的,却是让哥林多教会活在有形的、互动的神的国里。前一周,同工讨论要不要同意一位牧者去外边探望因那些事被打伤的长老,尽管疫情这么严重,那些事这么严重,大家最后还是同意这位牧者去。因为探望坐监的,就是探望基督。一位肢体受苦,大家一同受苦。大家埋头脚下,但放眼却是神国!前几年,肢体把别的长老牧者的困难汇报给大家,教会的某某们去调查和了解,结果发现比我们汇报的还困难,于是就每年有所资助。这些关怀,确实体现了基督的心肠,也符合保罗这里所谈到的神国精神。因为我们同有一位父亲,不能我们钱多到花不完,人家还吃了上顿没下顿。当然,鉴于目前的艰难处境,大家是很难有任何的联合,甚至联系有时候都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因为魔高一尺,神高一丈。那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只要有心,多多祷告,主一定会开出路,而且已经在开出路!04
第四点,最后要挑战你,你愿意效法马其顿和主耶稣吗?我一直很佩服《狂热的爱》的作者陈恩藩,他刚出生母亲就失血过多去世,爸爸也在他12岁时去世。无父无母的孩子,真正靠着主的恩典刚强壮胆长大。他和妻子丽莎,生了七个孩子。这七个孩子多么需要钱,他们夫妇竟然把《狂热的爱》那么高的版税全部捐献,竟然连给孩子的教育基金都没留!他们甚至在教会成长起来,有了主人牧师后,主动愿意放弃一切,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拓展建立新教会!陈弟兄说:1.痴迷耶稣的人能够慷慨大方地给予,毫无保留。痴迷耶稣的人爱那些恨他们的人和永远不能回报他们的人。2.痴迷耶稣的人不会满脑子尽想着个人的安全和舒适。与自己的生活免受疼痛或苦楚相比较,痴迷耶稣的人更关心上帝的国度。3.耶稣对委身的呼召非常清楚:他要的是我们的全部,或全部都不要。4.耶稣要求他们放弃他们自以为必须和有价值的东西,以换取真正重要的东西。5.上帝对重要事项的定义相当直接明确。他以我们的爱来衡量我们的生命。6.跟随基督并不是一件你可以半心半意或顺便去做的事,更不是有用的时候我们可以贴的一个标签。它必须是我们和我们所做一切的中心。亲爱的弟兄姊妹,这场道我想激发你的,不只是要奉献多少,而是挑战你走出舒适区,走出船舱,跟主走在水面之上。不再围绕自我转,而是真定睛在耶稣基督身上!你会发现连炒菜,你想着主耶稣基督,向他祷告着做,跟不想着,不祷告做,味道都会不一样!宗教改革时期,有一位意大利的天主教徒格雷修,接受了因信称义的真理,改教成为新教徒,在意大利受到迫害,他就逃到了日内瓦。他留在意大利很多财产,多到连罗马教廷都不好意思白拿,就许诺说:“只要你肯放弃归正信仰,回到意大利,不但既往不咎,还可以把财产还给你。”格雷修给罗马教廷写信说:“你们如果认为世上所有的财产能抵得上跟主耶稣基督相交一个小时的喜乐,那你们和你们罪恶的财产都灭亡吧!”弟兄姊妹,你听到了吗?这个世界上的所有财产都抵不上你跟基督交往一个小时的喜乐!第一,马其顿众教会的榜样——不只是捐款,还把捐款当成极乐和厚恩,当成参与神国服侍的特权,带着牺牲精神去做。第二,保罗就浓墨重彩、热烈深入地提到了主耶稣基督恩典的激励!第三,藉着旷野分享吗哪的历史事件,保罗让一间堂会通过彼此分享连接成一个家和一个国,共同服侍同一位父,所以,去乐捐其实就是去更深连接。第四点,最后要挑战你,你愿意效法马其顿和主耶稣吗?——年8月2日主日敬拜---推荐阅读---跟逾越节《诗篇》学祷告(之二)新书|念起或忘,竟有回响硬核怎样从《圣经》看教育?诗58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诗篇》比《诗经》牛你真悔改了吗?牛认识主人
在芦荻中吃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udiaozhonga.com/ydztx/8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