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
今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正如历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气温降得快是寒露时期的特点,尤其一场秋雨过后,更能让人感受秋季的凉意。
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受冷高压的影响,白天往往秋高气爽,适宜进行体育锻炼。寒露时期气候以凉爽干燥为主,此时养生调理应以温暖润燥、强身健体为重点。
??寒露习俗
斗蛐蛐儿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秋钓边
在我国南方,这个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可赏花,流行吃螃蟹、钓鱼。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登高
寒露时节,我国北方已呈现出深秋景象,南方也秋意渐浓。这个节气往往和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相遇。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有个重要习俗——邀约亲朋,登高望远。
??寒露养生
秋凉添衣莫露脚
寒露过后,冷空气的势力范围继续扩大,北方地区已普遍进入深秋。“吃了寒露饭,少见单衣汉。”南方地区气温降幅也逐渐加大,换季穿衣最好厚薄搭配,体力劳动者注意不要赤膊露身工作,女士应当注意不要穿无袖、露背、露脐上衣,或短裙、热裤等凉爽夏装,以防受凉感冒。
广东流传着“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的谚语,指的是寒露时节凉气袭人,不能再像往常一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寒露脚不露”,此时日常起居应尽量少穿凉鞋,体弱及平素畏寒怕冷之人要穿上能覆盖踝关节的袜子以护阳保暖,避免寒从足底生。
人的双脚是距离心脏最远的部位,行走时随着足部肌肉运动、血管收缩舒张,把血液“泵”回心脏,因而双脚又被誉为“人的第二心脏”,与健康关系密切。
双足为肢体末端,血液循环较差,且由于足部脂肪层很薄,血管分布相对表浅,热量散失快,因而很容易受到寒冷刺激影响。因此,寒露开始尤当注重足部保暖,建议晚上用热水泡脚,素体怕冷之人还可加艾叶、花椒、当归等药材煮水沐足,能起到很好的温经通络、祛病延年的效果。
登山强身调心肺
寒露时节前后,天气凉爽宜人,秋高气爽,正是适合踏秋登山的好时候。登高、郊游能增加人体的肺活量,有助于增强心脏等内脏器官功能,并使肢体肌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于平时工作压力较大的都市人群,尤其是久坐伏案的上班一族来说,于周末闲暇之余登高畅游更能调节紧张的情绪,在感受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同时,达到放松身心、调畅情志、强健体魄的目的。
登山好处多多,不过出发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登山最好穿登山鞋或运动鞋,还可以带登山杖,既省力又安全。登山时注意随身携带饮用水和干毛巾,出汗应及时擦干,脱减衣物时要避免当风受凉。登山速度不宜过快,并适时休息,保持体力。登山时应选择宽阔平稳的路径行走,下山时速度也不宜过快,以免脚下失稳关节扭伤或摔倒损伤。
登山是一项较强的体力活动,对心肺及下肢关节功能的要求较高,年老体弱、关节不利之人应尽量避免登山活动。
寒露沐足方
1.失眠沐足方
药材:玫瑰花10克,酸枣仁30克,石菖蒲30克,远志30克。
功效:除烦解郁,养血安神。适合肝郁血虚、难寐易醒之人。
2.痛经沐足方
药材:小茴香20克,香附10克,益母草30克,当归20克。
功效:活血理气,散寒止痛。适合既往月经血块多、少腹冷痛、寒凝血瘀之非经期的妇女。月经期间暂停沐足。
3.关节疼痛沐足方
药材:花椒20克,独活20克,牛膝15克,杜仲15克,鸡血藤30克。
功效:祛湿散寒,活血止痛。适合寒湿闭阻脉络、腰膝冷痛之人。
4.温经祛寒沐足方
药材:艾叶30克,花椒30克,桂枝30克,生姜30克。
功效:温经祛寒,活血通络。适合畏寒喜暖、手足冰凉之人。
沐足方法
沐足前,先将药材放入药煲中加水毫升煎取汁毫升,将药汁倒入沐足桶中,加水兑开,至水温约45℃为宜。
浸泡双足,水位应超过脚踝关节10厘米,可配合足部按摩,并另备热水壶,适时加入热水保持水温。
沐足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沐足后应立即擦干双脚,并注意足部保暖。有心脏病或素体虚弱者,沐足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糖尿病人末梢感觉较差,沐足时应注意水温情况,以免烫伤。凡足部皮肤有疮疡、皮疹、外伤者,不宜沐足。
寒露食疗方
01
瓜子芝麻糊
材料白芷60克,当归60克,川芎60克,甜瓜子60克,炙甘草60克,松子仁30克,糯米克,黑芝麻克。
制法白芷、当归、川芎、甘草四味药浸泡、煎煮、滤汁。以药汁充分浸泡甜瓜子、糯米、松子仁;再浸泡、晒干,直至药汁用完。将甜瓜子、糯米、松子仁加上黑芝麻一起炒香,研为细末。
服法一日2次,每服30克,沸水冲糊食用。
功效活血补血,乌发养颜,去燥润肤,润肠通便。
主治面色晦暗,须发早白,皮肤粗糙,宿便不下。
点评该方来源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原为散剂,无糯米、芝麻,经改良而成。甜瓜子性寒味甘,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活血散瘀、清肺润肠的功效;松子仁微温味甘,归肝、肺、大肠经,具有润燥滑肠的功效,二者合用为君,清润肺肠之效更明显。
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所谓血充而毛发自润,容颜自美。白芷,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属于祛风解表药,因气味芬芳,故又名“香白芷”,能祛风通鼻窍、洁肤美容。《神农本草经》有“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的记载,为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容药物。甘草、糯米、黑芝麻有益气健脾、养胃润燥之效。
中医认为,洁肤乌发,离不开肺主皮毛;排除宿便,靠的是肺与大肠相表里;养颜美容,依赖于脾胃生化之源。全方配伍巧妙,养血润燥,通治肺、胃、大肠,养颜乌发美肤、排宿便,实是秋季润燥美容好方。
02
烤香蕉
材料香蕉二根,朗姆酒10克,黄油、白糖、橙汁、蜂蜜适量。
制法平底锅放入适量黄油、白糖,加热烊化;香蕉去皮,放入平底锅,煎至变色;在香蕉上滴洒倒入朗姆酒,煎至飘香;然后均匀抹上橙汁、蜂蜜,煎至熟软即成。
服法每日1~2次,不拘时服之。
功效润肠通便,消肿止血。
主治痔疮肿痛下血伴有大便干结。
点评秋燥袭肺,移热大肠,容易引发便秘、便血、痔疮、肛裂,亦须注意。香蕉性寒味甘,归肺、胃、大肠经,能清热解毒、清肺止咳、润肠通便,也可辅助治疗顽固性干咳。香蕉富含维生素A和钾离子,其中维生素A为苹果的四倍。
香蕉配燕麦、南瓜,可降血压;配百合、松子仁,可镇静抗抑郁;配牛奶做成面膜,可美容祛雀斑;捣烂混入甘油,可治手足皲裂;连皮炖煮或烧烤,可治疗痔疮肿痛出血。因为香蕉皮口感不好,故去皮改良,形成该款药膳。
03
地黄母鸡汤
材料母鸡一只,生地黄50克,龙眼肉30克,大枣5枚,葱、姜等调料各适量。
制法母鸡宰杀褪毛去内脏,洗净,焯水去血。起油锅至七分热,将母鸡下锅油炸至变色,捞出沥油。生地黄、龙眼布包,纳入鸡腹。将母鸡放入砂锅,加葱、姜、料酒、大枣,武火煮开,文火慢炖,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温中益气,滋补津液。
主治秋燥秋乏,汗多懒散,夜尿增多。
点评炖鸡汤是脍炙人口的美食,一般补气多用黄芪炖鸡。考虑到秋燥、秋乏的时令性,故加用地黄以生津润燥,龙眼养血入心,配合母鸡提振元气,温阳生津,正可治疗凉燥,振奋精神,亦可缓解秋乏。随着气温的下降,老年人夜尿增加,龙眼有温固下元、改善夜尿频数的功效,也可加入女贞子、金樱子以加强缩尿效果。
公司简介
陕西华佑医疗投资集团,秉承“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理念,以“治病救人,佑护健康”为己任,医院品牌发展为方向,怀揣着“医德华佑”、“人文华佑”、“学术华佑”的理想与追求,步履坚实的走过了二十余年的风雨历程,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投资、医院管理、品牌运营、医疗高新技术研发、产品引进及项目开发与服务为主导产业的集团化公司,医院及公司10余家,员工余名,其中高级医疗技术人员逾名,管理床位多张。
集团旗下公司
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udiaozhonga.com/ydzwz/8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