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谁在何处等待,不知道后来的后来。
——郝云《去大理》
对大理的初印象,大抵就是“既然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当然,我们不是,只是在快乐的基础上寻找更多的快乐而已。
(第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如果记忆没有出错,这是我的第一次长途旅行,也是她的又见大理。第三次会是何时,如果按照在那里写下的许愿牌,大概就是未有期吧。
(洱海边的快乐)
别人的大理,都是和风花雪月的抵死缠绵,我们的大理,是冲动的出发,是第一次住民宿的心有余悸,是随意的行走,是半路推车的无奈,也是一路骂骂咧咧的我自己。
(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的花草树木)
从机场去古城的车上,我们便已窥见了些许浪漫主义的,但后来的走向,正如那年的自己,满脑子的吃吃喝喝和骂人绝句。
(很喜欢的花花绿绿的船)
我们在一间古城边的民宿住了下来,而后就是遛弯的日常,唯一的不同,是换了个地方。城门随意一个口进去,满是“碳烤榴莲,甜过初恋”的烤榴莲摊,辫彩色小辫的阿姨,保证起码维持1-2周、第二天又重新给我再来一次的刺青摊子,统一都唱着《成都》的花样酒吧......
(后来,这张照片的拍摄视角,被屡次要求重现,“工具”手实锤)
可惜的是,那时候的慢生活,我也没觉得有多珍贵。
(早已经被忘记的、不知道的某一角)
一番努力后,我们租好了车打算去环洱海,看看这个分明是湖,且以海命名的地方,到底有多特别。结果民宿老板告诉我们,沿途很多地方在修,进不去。但是,将“来都来了”的旅行终极挨坑指南贯彻到底的我们,还是出发了,前半截各种烂路和沙土,也没能影响到心中的愉悦,但是走到喜洲就开始犯困还饿的现实,让我们开始琢磨“要不吃个饭,回去睡觉吧”,然后在一顿吃吃喝喝的操作后,果断返程。毕竟,人生无难事,只要肯放弃嘛。
(餐厅的名字已经记不清了但是那天在这里骂的人还在脑海萦绕)
后来我们去了一些景点,什么蝴蝶泉之类的,美其名曰打卡,但是关于那些地方的记忆却可以说是消失殆尽,不过,关于泸沽湖和摩梭人的故事,倒是还有些印象。
(非常努力,也没能照出传说中的“心”型的泸沽湖,一定是位置不对)
正值酷暑,一路昏昏沉沉。等下车看到一片草海的时候,确实心有微动,但是架不住周公的邀请,最后还是在泸沽湖的冷风中,才彻底的清醒了过来。
(草海一角)
尤记得听摩梭姑娘讲摩梭习俗的内心震动,原来这世界有那么多的不同,独特的手抓饭,夜晚的篝火,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水性扬花和夏日寒冷的风。
(后来,是被人群拽住,群魔乱舞的张扬和混乱)
后来,我们遇到了很多难过和快乐,我丢掉了很多东西,越来越漠然;她还是那么清醒,唯独那一件。但,不管如何,起码一起向前走这件事情,我们实践得很好。
行走的小妖怪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udiaozhonga.com/ydzzp/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