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玉吊钟 > 玉吊钟习性 > 正文 > 正文

针灸处方的腧穴配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4/24 12:24:41
北京什么医院皮炎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灸处方内容包括腧穴、治疗(施术)方法、时间三要素。

石学敏认为针灸处方,系以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学说为依据,在分析病因病机、明确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加以配伍,加之刺灸及补泻方法组合而成。

(一)?

针灸处方的内涵

▲名医方笺墨宝赏析

针灸处方中穴位和治疗方法的选取,是根据患者的病证情况,如主要症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病情缓急等。

根据主症选主穴,根据辨证、兼症选配穴,由此选取相应腧穴,构成主穴和配穴的针灸处方。

?

?

例如面瘫的治疗,根据其口眼?斜的主症特点选取颊车、地仓等局部配伍为主穴;

根据辨证风寒、风热配风池,气血不足配足三里;根据其兼症味觉减退配足三里,听觉过敏配阳陵泉,壁额皱眉困难配攒竹,鼻唇沟变浅配迎香,人中沟歪斜配水沟,流泪配太冲。

胃脘痛,其病机不同,故处方配穴亦有所不同。

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应补脾健胃、温中散寒,取足太阴脾经之三阴交、公孙等穴,再取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或配脾俞、胃俞等背俞穴;

肝气犯胃者,应疏理肝气、和胃止痛,可取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疏理肝气,再取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合穴足三里与胃的募穴中脘以和胃止痛。

补泻手法

▲张缙教授示范“烧山火”手法

补泻方法如补法、泻法或平补平泻,应根据所要达到的治疗的选取。相同的穴位采用不同的操作手法可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

“补合谷、泻复溜能发汗”,反之“泻合谷、补复溜则能止汗”。

“补合谷、泻三阴交”可活血祛瘀通经,“泻合谷、补三阴交”可调气养血固经。

(二)?

君、臣、佐、使的取穴规律

▲主穴(上半图)配穴(下半图)

针灸处方的配伍如同中药处方,应体现君、臣、佐、使的严谨性。

?

?

运用程氏安神方治疗失眠时的君、臣、佐、使选穴应视辨证论治而定,虽都由内关、神门、大陵组成。

辨为痰阻心窍证时,应以内关为主穴;

辨为火扰心神证时,应以大陵为主穴;

辨为神不守舍证时,应以神门为主穴。

姜硕等认为,针刺的先后顺序原则包括:

穴有主次,治有先后,即先针主穴,再针配穴;

先针病所从生者,即治本为主,治标为次,针刺宜先本后标;

先标后本;

先安未受邪之地,“既病防变”的原则;

先升清后降浊,升清是降浊的前提。

魏连海等认为,急性痛证可先选取远端穴位,后选取局部穴位。对于慢性疼痛者,应先选取阿是穴再选取远端穴位。

---------------------------------------

内容部分摘录自《浅谈针灸处方中君、臣、佐、使的配伍》

作者:林智源

整理人:之兰-远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udiaozhonga.com/ydzxx/8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玉吊钟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