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玉吊钟 > 玉吊钟习性 > 正文 > 正文

民国版漠河舞厅,从年轻到白头,柴米油盐在爱里成了诗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8/2 18:49:15
早期白癜风的症状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211/4577569.html

《漠河舞厅》突然就火了。

它来自一个真实故事,悲惨而凄美。

歌手柳爽去到北方小城漠河采风时,被一个歌舞厅的复古音乐吸引。

里面有一个老人张德全(化名),在独自舞动着。

那奇怪的景象,吸引了柳爽的注意。

原来这位老人,已在这家舞厅,独舞了整整三十余年。

他以独舞的方式,纪念自己的爱妻。

那个在年举国震惊的大兴安岭特大火灾中不幸去世的妻子---康氏。

老人将那场“火”,称为“天火”。

因为从来没有见过火势夹杂着9级狂风,如一团一团的烈焰,在瞬间就席卷了整个漠河县。

他并未来得及与爱妻告别。

那时的他,正因工作而远在他乡。

当他执意赶回去时,过去生活的地方,只是一片狼藉,。

而妻子,连遗体和残骸都难以辨认.......

01《漠河舞厅》的爱情故事

张德全第一次遇到自己的爱人时。

她正在花坛前,随着音乐即兴摆动手臂,转了一圈。

那犹如一朵美丽的海棠花,不知不觉抖动了一下,却也从此无法从他的眼帘里挪走。

他深深地爱上了她。

在他眼中,她是如此的美丽,连宇宙万物的其它,都不自觉的黯淡。

那个年代,他们总偷偷相约着。

躲在无人经过的仓房,听着音乐,舞着美妙的舞蹈。

那是最好的时光,灿烂而光明。

张德全最终也如愿,和心爱的女人结婚......

只是,生命如此残酷。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毫无征兆地夺去了爱人的生命。

她那曼妙而优雅的身姿,消失在了人世间。

02《漠河舞厅》的人间分离

生命也是如此多情。

往后的三十四年里,张德全一直没有在结婚。

他独自在漠河的舞厅舞动,纪念着心爱的女人。

时光流逝,他从一个魁梧壮硕的青年人,变成了雪鬓霜鬟的老人。

大火可以无情地夺去老人的爱人,却无法让他的爱和思念消散......

当柳爽听到这样悲美的故事,在获得老人的同意后,他将这份爱,变成了歌曲《漠河舞厅》

如果有时间你会来看一看我吧看大雪如何衰老的我的眼睛如何融化

毫无疑问,这样凄美的爱情,注定是要火的。

在这个离婚和分手都变得异常容易的时代,“爱情”变成了易碎的瓷瓶,如此精贵。

03《漠河舞厅》的舞台演绎

年跨年晚会,戚薇和李承铉竟共同演绎了这首歌曲。

这对娱乐圈的模范夫妻,是以“恩爱”而出名的。

他们竟然选择去演绎一段“离别”的爱情。

他们又怎么会允许,让爱情被命运无情地扼杀呢?

所幸,他们将那句不适合在电视台播放的歌词,改成了”晚星就像你的眼睛,点燃了我的心火。“

这句灵魂之句的更改,让原本的爱情失去了一种让人刺痛的悲愤,却揉入了另一份坠入凡间的真实情感。

舞台中,戚薇和李承铉极力演绎着这段爱情里的悲美:两个相爱的人,却被舞者生生拉开,互诉衷肠的爱人在彼此遥望着,那“爱而不得”的情感不禁让人泪目。

看了戚薇和李承铉的演绎一遍又一遍,我不禁思考。

为什么舞台的这段生死离别,反而让人释怀?不由自主原谅爱情的伤,爱情的痛,即使它是如此让人痛彻心扉。

我想,我终是明白,让人释怀的,是因面临割舍的爱人,至少是面对面牵扯着告别的,至少是知晓彼此内心的不舍.....

而老人张德全,却未来得及与自己的爱人好好告别,就不得已割舍了心中所爱....

这让我不禁想写杨绛先生和钱钟书的爱情。

因它与张德全老人的爱情,有些许异曲同工之妙,同是“离别”,同是“死守”,同是”等待“。

在时光无垠的痕度里,经受住了爱情里最残酷的考验。

04另一段琴瑟和鸣的爱情

“杨绛先生”,非“杨绛”。

民国的才女很多,被尊称为“先生”的,却少之又少,特别是那个男女还未真正平等的年代。

因杨绛先生是真正的优秀。

她是名门之后,典型的大家闺秀,嫁的老公又是举国闻名的才子钱钟书先生,自身的外貌和气度更是绝佳。

明明是“白富美”,靠着“老天赏饭吃”便可安稳闻名地过完一生。

偏偏她又凭着自己的才气,横扫国内文学圈,成为我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还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翻译的著作就有《堂吉诃德》。

这样有着巨大成就的女性,却以淡泊而坚韧的性格,让无数人佩服和尊重。

她不仅文学造诣高,思想道德更是高尚。

在丈夫去世后,她将自己所获得八百多万元稿费和版税,捐献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鼓励年轻人多看书。

她说:“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她这么说时,

“我们”指的是,她和钱钟书先生。

(下文为叙述方便,将以杨绛和钱钟书直称,然而对先生的尊重仍是发自内心的)

05初次相遇--“你就是我的爱人”

杨绛和钱钟书的相遇,在清华的古月堂。

那时,钱钟书身着青布大褂,厚底步鞋,黑框眼镜,瘦瘦高高的,眼光炯炯有神,是标准的书生模样,向她款款走来。

杨绛对这个清华里“数学考试只有15分,英语却考了满分,写起文章更是行云流水“的才子早有所闻。

她并未对他一见倾心,但他“蔚然而深秀“的样子,却深刻在杨绛的心里。

圣经中曾说过,上帝在造人时,先造了亚当。

后来又看他一个人孤单不好,于是从他的身体里抽出了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

二人结为夫妻,而夏娃,也被亚当称为自己的“骨中骨,肉中肉”。

听闻,男人的一生,便是在茫茫人海中搜寻自己的肋骨。

钱钟书在遇见杨绛之前,只是一个清冷,不问世事,只爱读书的“痴人”。

他曾说过“我遇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

那是对杨绛说的。

初次相见,杨绛那“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的样子,就俘虏了钱钟书的心。

而钱钟书侃侃而谈,言语间不乏的机智幽默,以及那满身的儒雅气质和才情,让杨绛印象深刻。

他们不由自主向彼此共同的朋友打听,得到的信息却是“杨绛有男朋友”“钱钟书已经订婚了”。

原来,杨绛一直有一个挚友,喜欢自己多年。

他经常在外面跟杨绛的追求者散播:“你们追她,得走我的门路”。

但杨绛自始至终只将他当朋友看待。

而钱钟书的订婚,源于他有个远方表姑,一直很赏识自己,想把自己的养女撮合给钟书。

遇见杨绛前,纵然对这亲事从未同意过,但这“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痴人,却未跟外界澄清过什么。

遇见杨绛后,纵然误会杨绛已有男朋友,他仍执拗地写信约见她,想当面说清楚。

他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

而她也笑着回道:“我也没有男朋友”。

这两个上天命定的人,自此陷入了爱恋。

他总是不断地给她写信,将自己的爱意和思念,统统融入那铅铅笔墨之中。

两个同样爱惜时间和阅读的人,却毫不吝啬那一笔一划抒发爱意的时刻,总是珍惜一起散步聊天的机会。

一年后,自由恋爱的才子佳人,依据过去的礼仪,上门提亲,订婚。

钱钟书显然是快乐的。

他是如此的喜欢杨绛,想对她说的话越来越多,为她写的信越来越频繁,无法相聚之时,他又是如此地不舍。

钱钟书与杨绛之间,就如琴瑟合璧,遇到对的人,一切都变得那么协调,没有爱恨纠葛,只有平平常常。

06异国他乡--生活里的诗词歌赋

年,钱钟书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只是,他如何舍得撇下杨绛,独自一人去英国?

那时杨绛正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但她的外文专业,并没有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

她最终割舍了心爱的学业,选择和钟书结婚,两人共赴牛津大学。

在牛津,因经济原因,她无法负担自己在牛津的学费,只能成为走读生。

她却从未后悔过,并甘之如饮。

钱钟书是个只会“读书”的才人,却不是一个生活能人。

他自叹“拙手拙脚”,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像个孩子一样一把抓。

医院时,他时常在家“做坏事”。

有时把墨水瓶打翻了,将桌布染了;有时台灯砸了;有时弄坏了门轴。

杨绛如此温柔,她说:“不要紧,我会洗”;“不要紧,我会修”;“不要紧......"

钱钟书如此相信杨绛的“不要紧”。

她说的,总能应允。

初到英国之初,这两个原本在大家庭长大的人,衣食住行样样有佣人帮忙。

如今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凡事都得靠自己。

杨绛并不是“出得了厅堂”,”上不了厨房“的女人。

在此之前她远不会做饭,但为了和钟书有自己的小世界,她卷起了衣袖沾起了阳春水,学习做饭理家。

她原是父母生命中的女儿,只因出嫁,而成为了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

幸运的是,钱钟书也并不是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大少爷。

他拙手笨脚地学习为心爱的妻子准备早餐,还得意地炫耀道:“我会划火柴了”。

杨绛很不熟练地处理着跳动的活虾,却因它们的抽搐而惊怕,不愿再吃虾。

钱钟书却痴痴地给杨绛讲起了道理:“虾不会像你那样痛。”

他以后还是要吃,以后可由他来处理。

杨绛生育住院时,医院,还为她炖起鸡汤。

杨绛都惊叹,这钱家的“大阿官”能这般伺候人。

爱是如此愉悦。

相爱的两个人,彼此学习着成长,改变,内心总是装着对方,付出行动奉献爱意。

他们是如此之快活,因为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了。

相爱的两个人,连柴米油盐都变成了诗

07爱的结晶---“我要世界上的另一个你”

年,钱钟书和杨绛迎来了他们爱的结晶--钱瑗。

刚得知怀孕时,钱钟书曾淳淳嘱咐:“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杨绛却在内心偷偷想,我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

钱瑗的到来,为他们的生命带来了别样的快乐。

“我们俩”自此变成了“我们仨”

钱瑗是如此之优秀,年纪轻轻时,就已在父母的引诱教导下,阅书经典无数,连祖父都惊叹“吾家读书种子,唯健汝一人耳。”

杨绛说“阿媛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她是可造之材“。

杨绛曾说过:“我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

他们都是如此的朴素单纯,与世无求,只愿读书,只愿做学问,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年,思念家国的钟书和杨绛,放弃了在外读书的机会,回到了心心念念的中国。

往后余生在国内的60年里,杨绛和钱钟书相濡以沫,携手走过很多风风雨雨,却总是一同承当。

于他们而言,携手相伴的人生里,困难就不复困难,再夹杂一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都能变得甜润。

微光会照亮微光,微光会吸引微光,聚集在一起的微光,便能发亮。

于杨绛和钱钟书而言,生活中的那一丝甜润,便是点燃一切,将其变得非常快乐的微光。

08爱的相伴--时光里的平常

他们俩,是不寻常的相遇。

钱钟书想写《围城》之时,杨绛由衷为他高兴,为减轻他的负担,有更多空余时间可以写作,她建议他减少授课时长。

即使如此会让本就节俭的生活更节俭,她却无欲无求,没有所谓。

为了减收费用,那个时间她没有雇佣女佣,自己挑起了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家务事,心甘情愿做起了灶下婢。

《围城》出版时,钱钟书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由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一起的时光,他们每天在起居室里,静静地读书工作,工作之余,就在附近各处“探险”,一起来回散步。

上帝如此之不公,因钱钟书是如此之卓越,他博览群书,记忆力超群,恋书如痴,那是他与生俱来的本能。

然而,这样“痴气”的钟书,在外人看来,不免不韵世故,不免高傲,不免刻薄不易亲近。

上帝或许垂帘这般“拙手笨脚”,在他的生命中安排了杨绛。

她懂得他的“痴”,欣赏他的“才”,明白的他不会世故。

她为他的生活带来了“烟火气”,她说:“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

她像一个孩子那般宠爱着他。

钱钟书在小说《人·兽·鬼》出版后,在自留的样书上写下这样一句话:“赠与季康,绝无仅有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他评价杨绛:“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09爱的分别--人间走散,爱却未离

年,钱钟书生病住院,发现膀胱部位癌变,后又发现右肾萎缩坏死。

自此,医院成为了杨绛的“家”,她每天贴心服侍着钱钟书。

在她心里,钟书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年,钱瑗医院。

杨绛——这个耄耋老人,医院中,夜晚又不停地与女儿通电话,了解她的情况。

她成为丈夫和女儿的传声筒,每天奔波,交换着父女间的情况和进展,毫无隐瞒。

命运最终没有放过这个经历过战火和时代风暴的女子。

年,八十多的杨绛“白发人送黑发人”,看着自己牵心挂肠的女儿去世。

年年末,病榻中的枕边人牵着她的手道别:“绛,好好里(即”好好过“),遂后停止了呼吸。

自此,仨人失散了,于杨绛而言,“家”没有了。

她的内心或许悲痛万分,或许人世间已无再可留恋。

她说:“他们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些许是丈夫的遗言“好好过”,些许是杨绛与生俱来的高贵品质。

她如张德全老人一样,在这尘世暮年中独舞着。

她继续在文学艺术上发扬光大,将丈夫和女儿未完的心愿,延续下去。

往后余年,她出版了《钱钟书集》,《宋诗纪事补订》,《钱钟书手稿集》及《我们的钱瑗》

90岁高龄,她翻译了丈夫生前说过要翻译的《斐多篇》;

92岁时,为完成女儿的遗愿,她写起了那本女儿未写完的《我们仨》;

96岁时;她发表了如出生婴儿般纯洁而美丽的散文集《走在人生边上》;

岁时,她出版了中篇小说《洗澡之后》;

她在尽情独舞着,在文学的舞台,在艺术的光辉中,以此来纪念心爱的人儿。

年10月,杨绛《忆锺书》中写道:“与君结发为夫妻,坎坷劳生相提携。何意忽忽暂相聚,岂已缘尽永别离。为问何时再相见,有谁能识此天机。家中独我一人矣,形影相吊心悲凄。”

年,医院逝世,享年年。

自此,曾失散的我们仨,终于能在另外的国度,再次相聚。

10结语

为何写《漠河舞厅》?为何写杨绛钱钟书?

或许是这个时代,爱情与相守都成为了一样易碎的物品。

我们轻而易举地伤害和离开相爱的人,却忘了“爱”本是那件容易而“相守”却是“难”的事。

时光流逝,岁月洗刷,生活它是如此平凡而又不凡地挣扎着一天又一天,被光阴吹刷过后的沙丘,遗留下的究竟是什么?

真情总能经过时间的淬炼,困难的拦阻。

真情也总需要智慧和勇气去维护。

人生即使只存留一个人,孤零零地独舞,却也未必会孤独和寂寞。

因“起初的爱”,早已被存留在时光漫漫无长的隧道中。

那爱着的人儿呀!早已深深地印刻在血肉里,永不褪去。

作者/伊娃乐土,一个喜爱旅游,热爱运动的90后小姑娘,曾获过“头条青云计划”,也写出过10万+文章,曾独自一个骑过单车,绕过国内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见过美丽的风景,遇过可爱的人儿,写文字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我认知,想写出很多女性故事,传播勇敢,坚强和自立。期待你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udiaozhonga.com/ydzxx/8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玉吊钟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