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大理溪桥忽见客栈
初识大理文
曾瑞
结缘大理,始于丙申冬,拜野夫先生为师。召我前往,受业习文,一面共谋经营书院。除夕过,正月十三,自粤之白云机场启程,仅二三小时,倏忽抵昆明。时,大理高铁未通,需转火车。子夜发,卧铺一觉,昧爽即至。羊城已如春,温暖宜人。大理颇冷,苍山雪未化,皑皑晨烟中。
野师尚在京未归,已托游姐赁屋博爱路,供我住宿。虽在城外,白族普通民居,亦白墙黑瓦,别有特色。稍事休息,即逛古城。行十数米,一墙横亘,有楼翼然高耸,雕梁画栋,上悬一匾,曰史冠南疆。进城门,一街笔直,条石铺就,阛阓连络,人烟辐辏。两边青砖小屋,高皆两层,筒瓦泥鳅脊,瓦楞草扶疏其上。
悠悠漫步,游客渐多,铺面栉比,多售鲜花饼、菩提串珠、麻衣汉服一类。又过一楼,则摩肩接踵,攒动如汪洋,嘈杂异常。有碧水蜿蜒而下,一门如月洞耸其上,人皆争相留影。挤人丛中,至南门则返。
后经游姐介绍,始知古城整体布局,三横三纵。南北为横,与苍山洱海平,上博爱路,中复兴路,下叶榆路。东西为纵,玉珥路自苍山门下,过者即富国路(又名洋人街),再过者人民路。其中,以人民路最热闹,通街酒吧云集,白昼尤闻歌声,每夜追欢买醉者不绝。苍山门之上有三月街,多卖杂货。南望一塔独耸,北看三塔互峙。其上苍山丛莽,云影交迭,势如奔马。
大理学院在其南,坐落半山,多樱树,阳春三月,红白斗艳。俯瞰古城,街衢历历;远眺洱海,碧波隐隐。其下山水间,嘉木蘩荫,别墅鳞次,野师寓居其内。左邻右舍,多为当代大家;隐姓埋名,不乏今世高人。大理王宫与之相望。有书吧曰结庐,乐人欢庆周云蓬主办,常聚原创歌手吹奏弹唱,尺八苍凉,吉他清越,或在高山,或在流水。藏书颇丰,盘坐蒲团,当窗静阅,好风时来,浑然忘我。
新修苍山大道,如龙蛇盘折山间。过大理王宫,转山一谷,白鹤溪清流而下。上耸高墙,横亘数十米,即为天龙八部影视城。沿溪边公路下行,白墙黑瓦参差山花绿树间,多为民宿。中有一家溪桥忽见,主人刘哥,热情好客,偶然与之结识,常相往来。其下段家园,著名作家老威流亡西欧前,曾赁居著书多年。再下南门新村,野师初至大理时,即寄寓其中,埋首著书,名动江湖。
大理有四绝: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此之谓风花雪月。窃以为,尚有一奇,即云也。大理之云常常发想无端,舒卷明灭,无有定形。尤当黄昏,彩云变幻,奇形怪状,或螺旋乳突直如飞碟欲下,或窟窿泄光恰似镁灯照台,或浓淡喷薄而类天马行空,或虬曲蟠卧好比飞龙在天。其瑰崎壮丽,叹为观止。日落苍山,余晖散射,如丝如缕,没于天际。偶尔,皆金色,直似佛光,甚是庄严。
图片来源:大理溪桥忽见客栈
苍山之上,兰峰东麓,有无为寺。一日,游姐上山取水,随之而观。时当初春,细雨缠绵,料峭微冷。上得山来,倍觉清寒。蓊郁之中,尊尊石佛高耸,慈悲而凛然。逶迤至大殿,门口两大金刚镇守,手持铁环钢叉,好不凶煞。悬一联:“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以无为法,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寺中一老僧,游姐尊而为师,礼佛毕,循路访之不遇。屋外古木掩映,有水一潭,桃花树枝。时,天又微雨。游姐母子上救疫寺敬香,独我徘徊阶前,看古寺桃花,观水中红鱼,听空山寂静。而忆常建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复忆王维诗:“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时有清风,偶闻鸟语,真不知此身何在。
上香毕,原路返回,去救疫泉取水。救疫泉实在山上,为取水方便,铺设管道引至路旁。取水处,耸一石似孔雀开屏,上凿三孔,插以竹管,引水而出。水甚清洌,冰凉透骨,哗哗之声,清脆悦耳。取水间,细雨飘飘洒洒,渐下渐大。急驱车下山。山下未雨,晴光柔和。回望无为寺,不知所在,但见云雾飘渺。
苍山十九峰,夹溪十八条。十八溪或流泉飞瀑,似骏马奔腾,或溪水潺潺,一涧三迭,均入洱海。洱海非海,实为湖,古称昆明池、西洱河、叶榆泽等。终以“洱海”为名,乃因形似人耳,或说如月抱珥,“海”之谓,则源于云南习俗。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便是“湖泊称作海”。北起洱源,南止下关,从西洱河流出,汇合漾濞江,流入澜沧江,如龙行大川,奔向太平洋。
每逢天气晴好,便租电瓶车,径往观览。沿北门城墙而下,过甘家村,穿田野大道,至才村路口左转,遵环海西路,行到下鸡邑右拐,即洱海边矣。古木苍苍,波光隐隐,好风拂面。再行一段,视野豁然,顿觉千顷碧波直涌脚下,无边绿水遥接云天。路旁有云起客栈及海天之恋酒店,鲜花绿草,映着无数俊男靓女,恍若偶像剧拍摄现场。
再行一段,可停车草坪,过树林,近玩海水。水域浩渺,对面一脉青山斜阻,海阔天空,云影似鱼翔浅底,鱼儿似云游天上。有风自北,浩浩乎乎吹向下关。风浪相击,拍打嶙峋怪石,哗啦作响。岸边多合抱之木,虬曲挺拔,随处成景。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留影。独我俯仰天地,不禁思接千载。
五月,江湖好友老男孩自天津来,野师接待。陈总安排我与小寒,带渠游玩,费用报销。恰值大理雨季,阴云暗沉,少有晴日。小寒驱车,直奔双廊。适逢双廊改建,铺设下水管道,禁车辆出入。到一处,只得换乘偏三轮,继续火速前往。到达一看,大失所望。青石街面,挖出壕沟,深可两米,仅剩两边人行道,泥浆满地,难以下脚行走。
老男孩五十余,体型微胖,温厚谦和,颇肖李宗盛。初至大理,渠虽不求处处一游,每到一地,亦要细观赏玩。我等相陪,行于汤汤黄泥间。渠始终面露迷之微笑,走走看看,似乎浑不介意。舞蹈家杨丽萍乃双廊人,其居曰太阳宫月亮宫,已成著名景点。转过一楼,赫然出现,耸立海边,颇有气势。远观一番,终于说服老男孩回转,寻处午餐。
返古城天色渐晚,老男孩游兴不减,又随之去崇圣寺。崇圣寺始建于南诏王劝丰佑时期(公元—年),背靠苍山应乐峰,远眺洱海,桃溪梅溪穿境而过。其中最出名者为三座塔,故又叫三塔寺。《天龙八部》中,金庸改名天龙寺。
每常路过,远见三塔细小如柱。是故,向以为该寺不大。苍山逼如目前,寺庙坐落山脚,岂能大乎?然,入内一观,洵为大哉。一进一进,红墙黄瓦,飞檐翘角,十方神佛,八千世界,直叫人眼花缭乱,真走得脚酸腿软。过三塔,见大雄宝殿,以为终于到头,何曾想,跨过一看,仍有无数楼台烟雨中。
规模如此宏大,印象最深者,唯三塔而已。最高者曰千寻塔,土人又名文笔塔,方形密檐,高耸六十余米,共有十六层,仰观好似一柱擎天。南北两小塔稍后而建,均高四十余米,共十级,八角飞檐,亦颇为壮观。修建三塔,据说除宣扬佛法,便是大理“泽国多水患”。有古籍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
至明朝,经过重修,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众。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佛都匾。徐霞客游到大理时,有记载:“三塔鼎力,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明正德九年(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后“旬日复合”。民国十四年(年)又地震,塔顶震落,残破益重。一九八七年方才大规模修复,便是今日所见之崇圣寺。
图片来源:大理溪桥忽见客栈
蝴蝶泉,乃与陈总一道观之。时,书院始成而风云突变,迫而关门,所收会费均已退还。或不收,或仍要前来,拜访野师。陈总决定,当私家客人接待。一位深圳友人到后,欲览周边景致。陈总闲空,亲自驱车向导,我与马梓潇陪同。时维七月,序属三伏,全国高温,大理则正当雨季,缠绵不止,凉爽宜人,恍若烟雨江南。先至无为寺。到山上一走,恍惚置身仙境。下山回望,真个“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蝴蝶泉位于苍山第一峰,云弄峰下。进门一条碎石步道,绿竹拂行衣,古柳荡好风。穿林度水,迤逦而至,但见一棵古木虬曲蟠卧,横贯其上,丫丫叉叉垂下枝叶。一池静水碧波微漾,深可丈余,暗绿如玉,清澈见底,中有硬币灼灼。凭栏照影,顿觉洗尽尘烦,见心明性,两相清爽。
据说,每年四月,成千上万蝴蝶翩翩而来,大如巴掌,小如铜钱,于泉边回翔盘舞,特别壮观。无数蝴蝶还钩足连须,首尾相衔,一串串悬于古木上,直垂水面。当此蝴蝶盛会,白族青年男女纷纷集于泉边唱歌跳舞。惜乎不逢其时,空有一池好水,未见蝴蝶盛会。
后,经小寒结识一姑娘,其父母开小店于甘家村路口,老家即住蝴蝶泉。伊幼时常见蝴蝶盛会。四月里,不单蝴蝶泉上,秧田里,庄稼地里,树林竹林边,到处蝴蝶翩翩,灿若百花。与一班同龄孩童,持竿携网,奔走田野,专捉颜色艳丽者,常戏耍忘归。奈何村人种庄稼,用农药渐多,蝴蝶渐少,今多已绝迹矣。伊秀丽水灵,眸子亦如蝴蝶泉水,清澈明亮。
因书院无法经营,我于是年八月重返广州。客居大理半年,心怀美好愿景,不想突然造变,一帮同道风流云散。是年冬底,野师亦返回故乡家山,定居野猫水畔。半年所谋未成,多处美景未观,交得知己一二,斯足慰矣。往后余生,当常回大理,旧地重游,赏花看雪,良朋高会,秉烛长夜,岂不快哉!
庚子秋作于广州
野物上新乡关野邀您秋日品鉴来自彝族山尖上的金苹果乡关野?冰糖心苹果果子正值采摘黄金季节,甜度已达15-18度(普通苹果6-8度)水份充裕,果香浓郁乡关野甄选好物,请君品尝。风物人心皆故乡
五溪蛮土酒
利川高山红茶
定制普洱熟茶
纯手工铁锅
土家野夫的家乡风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